林州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房产家居、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3-11-13 10:04:57
天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听到这句话我立马想到了陈行甲。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我觉得这句话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2016年,陈行甲离开巴东时,我当然惋惜,但关于他未来的人生,我却毫不怀疑。【作者:曾冰;来源:通世智库;编撰:张小青】
五年前,我是他的部下。他在巴东工作的后两年,我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冬日清晨中送他上车离开巴东的人。记得跟他道别后,我有意体味了一会儿他的背影,虽然天还黑着,但是感觉他的背影清新而明亮。所谓的悲哀、失败、可惜,不过是一些人在推已及人罢了。
我曾经和他调侃过,万一从善失败就写书,或者开一个“人性诊所”,谋个生活没问题,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是正儿八经地认为陈行甲是可以写书的,他的才情和学识姑且不论,他的人生故事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书。他有过底层人的挣扎和彷徨,有过“草根”的自卑和无助,他被人抢劫过,与人进行过生死搏杀,领略过人性的卑鄙和丑陋,也体会过人性的高尚与美好。他经历过羞辱,也被众人景仰过,他见识过世界的发达之地,也见到过最穷苦的人。他身上有着一种人之初的天真。他内心脆弱而敏感,却又强大而无畏。他有“文青”的根底,文风朴素感性,对文字的拿捏准确精微。他的文字,专家教授不会觉得浅薄无味,普通百姓不会觉得晦涩难懂。他敏捷的思维能力曾经让我觉得人与人相比较,本身就不公平。他看个材料一目十行,连标点符号也别想打马虎眼。他的英语水平可以达到能以此谋生的程度。他知识面广,一应问题在他那儿似乎都能得到答案。他的阅历使他对人世间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总之,凭我对他的了解,如果他想一心一意当个作家,并为之努力,不需要刻意地去体验生活,就会是一个不错的作家。
不出所料,五年时间,《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已是我看到的他的第二本书稿。先于读者看到这本书稿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写书就是写生活以及生活赋予的体验感。这种写作可以使他丰富的想象力处于闲置状态,他只需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即可,无需过多脑力消耗。这种写作可能才是最享受的写作,能够让人真正享受写作过程的作品,读者读起来才是一种享受。这本书稿也把我带到了五年前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