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企业增多 北交所投资机会凸显

2022-12-19 10:00:02

专职专打医疗事故律师哪个好 http://www.daxiangkangfa.com/

  随着北交所配套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发行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奔赴北交所。

  11月17日,黄浦江畔,在开源证券举办的“北交所成立一周年——专精特新论坛”,多家优质北交所特色龙头企业和诸多投资机构济济一堂,探讨北交所未来的投资机会和策略。

  优质企业标的增多后备军充足

  现阶段,北交所123家上市企业中,共有47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因此,北交所已经成为专精特新公司的聚集地和主阵地。 “小巨人”企业分布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行业,总市值达到630.35亿元,占比达32.13%,成为推动北交所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2年内北交所新上市企业中,共有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新上市的“小巨人”企业市场表现较好,如昆工科技、惠丰钻石上市至今最高涨幅破百,分别为233%、104%,另外,科润智控、新芝生物、海能技术等11家新上市企业的最高涨幅超过20%。

  目前,北交所后备军充足,共有121家企业正在排队阶段,其中31家已过会,有上市意向的公司在300家以上。

  在121家正在排队企业中,共47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37%。受理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不乏细分行业龙头和高利润公司。其中安达科技、南麟电子、东和新材、曙光数创、宁新新材为2021净利润最大的五家企业,安达科技净利润过2亿,前20名净利润均超过4800万元。

  投资黄金时机渐凸显

  随着越来越多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的聚集,北交所的投资逐步凸显。不少投资人认为,紧接着北证指数、融资融券等标志市场成熟的制度推出,北交所的制度将进一步趋于完善,叠加发行速度加快、优质企业聚集等两大因素,2023年或将成为投资者布局北交所的黄金时机。

  从标的本身质地来看,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认为,北交所上市企业涉及诸多细分行业,这些行业目前处于发展早期,其未来的增长空间确定性高。“此类行业的龙头公司多为市场稀缺性标的,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目前,北交所已形成了以创远信科、同惠电子为代表的电子测试测量行业,富士达、智新电子为代表的连接器行业、凯德石英为代表的半导体石英行业,2022年下半年两家科学仪器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芝生物、海能技术集中上市北交所等等,上述企业皆属于具有高发展前景的高端制造行业产业链。“制造业的属性+募投项目达产,因此增长确定性强。”诸海滨说。

  另外,与沪深可比公司相比,北交所优质行业稀缺标的普遍估值偏低,因此极具投资价值。根据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数据,北证A股整体平均PE为22.54 X,仅为科创50指数的31%、创业板的37.96%、创成长的35.04%。

  诸海滨向记者举了一个典型案例:“例如硅烷科技,作为国内电子级硅烷气龙头企业,发行PE为19.4 X,上市后为29.7 X,其估值远低于沪深可比公司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47.85倍的平均估值水平,因此上市后涨幅较大。”

  由于北交所具备多层次市场转板的基础制度,且观典防务等公司已顺利完成了转板,因此不少投资人也一直较关注此类事件性的投资机会。

  过去一年,开源证券做市业务部总经理王琪和他所带领的开源做市团队在北交所做战略布局,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不少北交所股票。王琪认为:“转板通道打通了,我觉得这就意味着整个估值体系的打通,在未来一定有一个时点,北交所的估值会跟科创板和创业板拉平。”

  诸海滨认为:“北交所现在估值普遍只有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一半。北交所盈利增速仅次于科创板,随着专精特新的标签打上了,我们看好这个市场的成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林州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房产家居、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林州便民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