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西藏边防由衷的爱,很难写出那样优美的文字

2022-11-20 19:50:56

巧笔描绘边疆美

——贾洪国散文赏析

张平

《雪域老兵吧》有一批散文作者,他(她)们的作品,常常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享受,读过之后,总有沁人心脾、心旷神怡之感。贾洪国便是其中较具实力的一位。

贾洪国在亚东

散文是通过直接舒情来反眏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写物、写景、写人、写事来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有人说,西藏是个让人上瘾的地方。在贾洪国的散文里,处处散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边疆的留恋。在他的笔下,西藏边防到处都是那样美丽动人,那样让人留连往返。在亚东、在帕里、在卓拉山口……

最早看到贾洪国的作品,是一篇描写杜鹃的《丹美漫舞》。文章一开头,作者便直接抛出主题:“亚东的野生杜鹃花期不仅特别长,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次第开放。从3月初到8月末,亚东沟总有盛开的杜鹃花等着你。”几句话就把读者引入一片杜鹃花丛,不由你不读下去。

再往下看,亚东的杜鹃不仅仅是一种自生自长的山间花卉,居然是一门的学问。从杜鹃的生长周期,到它繁多的名称;从海拔梯次,到杜鹃的形态;从杜鹃的色泽,到其衍生的故事。作者纵横用笔,古今论谈,一说就是一套。这让我很是惊讶。

亚东沟里杜鹃花

你看,关于杜鹃花的名称,“藏民叫它‘丹美梅朵’”,“彝族人叫‘索玛花’”,汉族又叫“眏山红”、“杜鹃花”等。而海拔4000米以下,杜鹃又有三花杜鹃、巨魁杜鹃、折萝杜鹃、黄杯杜鹃、喉斑杜鹃、紫玉盘杜鹃、紫斑杜鹃之分。海拔4000——4700米的高山冰雪带的杜鹃以栎叶杜鹃、紫背杜鹃、弯柱杜鹃、林芝杜鹃为主。

杜鹃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粉白、淡黄、浅紫、嫩绿浅绿翠绿深绿墨绿,还有粉绿灰绿黄绿青绿黛绿……

这是一篇描写杜鹃花的散文,但又不可能单纯写物,读到最后,方才悟出,杜鹃花在贾洪国笔下,不只是观赏的植物,写着写着它的像徵意义就自然流露出来了:“我国人民对红杜鹃有着特殊的情感,火红的杜鹃花就像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所染成,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花,以杜鹃花为题歌颂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歌曲有很多,一首《眏山红》眏红了我国的革命道路。”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无言不在其意中。

如果说《丹美漫舞》的这一段话只是用作画龙点睛,说明作者不是专为写杜鹃而写杜鹃,那么在《帕里的油菜花》一文中,作者便真诚地以花喻人,说出了边防战士的心声:“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让所有的生物都不能任性地畅然随心舒展,哪怕是在盛夏,河水也透着一股寒气,小草也只能匆忙的伸一下腰。而帕里的油菜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手挽手无畏无惧的绽放美丽,以高出内地油菜一倍的身姿,将全部精力用来开花结果,……它们那如阳光般璀璨的花朵,却是任何植物无法比拟的。它们以心无旁贷蓬勃向上的艳丽身姿,让我懂得了勇敢坚强面对恶劣环境的不畏惧,犹如我们边防军人,定会绽放出别样的精彩。”这种自然的由物及人,不但舒发了作者对边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边防军人扎根边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读到此处,不由得不对作者的巧妙用笔赞叹。这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写法,自然而然地使人联想到常年累月坚守在那里的国家卫士,而且油菜花是受季节限制的,而边防军人是无季节的坚守,他们与油菜花有相似之处,但却比它更坚韧更艳丽,更具生命力,因之也更加可亲可敬。

如果说杜鹃花属亚东一带的野生花卉,帕里的油菜花则是人工播撒而生长。但在边防线上,有许多地方压根儿就寸草不生,然而,但凡有边防军人的地方,还是硬生生地栽种出了彼时彼地之罕物。

卓拉的蒜苗

在《云端哨所种蒜苗》一文中,贾洪国把蒜苗的生长过程描述得栩栩如生。文章一开始,作者便把蒜苗的生长环境介绍得清清楚楚:“卓拉哨所驻守在一个独立偏僻的方向,境内雪岭冰峰,沟壑纵横……常常因为冰雪阻隔变为雪山孤岛……每年国庆一过,哨所官兵的宿舍里,就会用菜盘、茶盘或别的什么器皿栽起一些蒜苗。自此以后,战士们心里便种上了希望。……一丛丛露珠欲滴的蒜苗,让单调的边防哨卡富于生机,给枯燥的守防生活增添了色彩。……高原的太阳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绿白相间的蒜苗上,酷似一盆妖娆的水仙……从冰天雪地、蜿蜒崎岖的边防巡逻归来,瞄一眼蒜苗,仿佛领略了祖国的绿水青山,一身疲惫即刻无影无踪。”这一段描写,可谓精彩入神,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一簇簇青翠葱绿、生机勃勃的蒜苗仿佛就在眼前,是那样的富于生气,那样的香气四射。

当然,战士们栽种蒜苗,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和观景,食用才是目的。果然,在后边的文字中,作者又将其烹制过程一一道来:“炊事员把青蒜(苗)清洗干净,切成一小节一小节,用猪肉罐头清炒,香气立马四窜。……另一个高级享受的美味佳肴是清蒜炒鸡蛋。……那金黄的鸡蛋,那碧绿的清蒜,散发出一股扑鼻的蒜香味让人口水汹涌而出。”读到此处,又似乎让人如闻其香,馋涎欲滴。忽而一想,这美食完全是守边军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边疆美,美在人。美在勤劳爱国的边防军人。有了这些可爱的军人,什么条件艰苦呀,什么环境恶劣呀,都可以在戍边将士的手中变成美好家园。

贾洪国曾经是一名边防战士,在艰苦的西藏高原驻守多年。由此与那块令人神往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虽然离开三十多年,始终念念不忘。不忘那里的山水,不忘那里的杜鹃、油菜花和战友们栽培的蒜苗……,甚至一个用了几十年、漆皮剥落的水壶也成了心爱之物。这说明西藏的戍边生涯,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记忆则成了他写作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对祖国对西藏边防的由衷的爱,很难写出那样优美的文字。贾洪国的散文之所以受到读者的观注和喜爱,原因盖出于此。

我读到贾洪国的散文不多,因而对其作品并无过多探究,但仅就读到的几篇而言,还是被它吸引了。其知识之丰富,思绪之豁达,文字之优美,语言之流畅,遣词调句之随顺,实堪称赞。

从一些资料中得知,贾洪国目前正在投入一部《寻访战友故事集》,已推出的几篇我看到过,若全部完成,又将是一部引人注目之佳作。

在《雪域老兵吧》的众多作者中,贾洪国尚属比较年轻的一代,也是多产者之一,他的潜质还有待继续挥发,目前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以后的成就。愿贾洪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

帕里油菜花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JJDS资讯 http://www.jjdsxy.com/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林州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房产家居、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林州便民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