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画家埃贡·席勒自画像:通过自画像,展现自己不同时期的内心

2022-10-21 01:09:02

0336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0336.xyz

创作于1912年的《自画像1》可以说是席勒一系列作品中相对“温和”的一张作品了。

画中的席勒傲慢地抬着头,一双大大的眼睛望着观者仿佛在向观众挑衅,奔放且强有力的线条进一步表现了,画家人物的性格特点,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即放纵不羁,又迷惘困惑的感情色彩传递给观者。

和以往的作品不同这幅作品的,颜色采用了大面积的黑色,背景是单纯的银灰色,面部也压缩了色彩了的饱和度,烘托出符合画家年纪的单纯美好。

作品创作于1912年,那时的席勒刚满22周岁,才华横溢、正值青春,对未来充满无限幻想,这件作品也代表了处于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的特点。

创作于1914年的这幅《自画像2》,则跟上一幅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幅光着上半身的自画像,扭曲的“拍照式”的姿势显示出席勒有很强的自恋情结,画家一手刻意的比出“V”的动作,大拇指弯曲,食指和其它三个分开,这是他经常用到的手势,常人难以理解。

微微低头满含挑衅的眼光,此刻的席勒仿佛将自己比作了圣人,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这区别于他画别人,在画室里,席勒经常把自己放在教高的地方去作画,为的是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作俯视去全方位观察自己的模特。

席勒常说“一只鸟站在一棵枝繁叶毛茂的大树上,他的羽毛颜色暗淡,行动迟缓,也不再能唱歌;他的眼中反射出一千中绿色”。

在席勒眼中,任何模特任何个体都是孤立的,仿佛是没有灵魂的尘埃,地位卑微,而他要做的是以上帝的视角,将他们反映出来,他们可以没有名字,没有地位,就像一只一只站在枝头的鸟儿。

此刻席勒眼中的模特甚至没有了男人女人之分,这是一种“上帝视角”他将自己看作是,被指派到人间的圣人,这幅画反映的正是一种圣人姿态。

生活中的席勒是一位绅士一样的人,旁人评价席勒是一为极其英俊的青年,外表光鲜亮丽,衣着讲究,高贵、儒雅、斯文,有着很好的教养,这和他扭曲的画风极不相符,这种状况源自于他长久内心压抑的痛苦。

童年亲人的相继离世,成了他内心无法治愈的痛苦,父亲精神疾病发作时的样子,也久久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而这些都被,自己的良好教养压制在了内心深处,长久以来无处宣泄的席勒便把这种痛苦的、矛盾的内心情感寄托在了绘画作品中,可以说他的作品是他人格特点的体现。

《自我寓言2》中席勒,将自己画成被死神环抱的男人,面容安详,身体枯瘦,眼神呆板,平静的等待死神的到来,没有任何的反抗。

画中橙色的色调加强了死亡的氛围,处处透漏出绝望、无助,背景粗放的笔触显示出隐藏在,席勒内心深处的不甘和挣扎,与外表形成矛盾,内心情感的挣扎通过面临死神时的表现,与背景的处理,和谐的被安排在了统一的画面中去。

此时这幅作品已经完全摆脱了克里姆特的影响,少了装饰性图案、颜色艳丽的多色彩分割,取而代之的是强劲有力的轮廓线,虽然夸张变形每一条,却恰当的卡在正确的关节处,显示出席勒教深的基本功。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林州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房产家居、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林州便民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