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到底部区间了 是集中火力抄底权益类基金好?还是该增配债基?

2022-09-12 15:41:25

  已经五月,但股市显然还没走出寒冬。虽然反弹仍需蓄能,但不少机构认为当前位置已经位于底部区域了。既然已经跌到底部区间,是集中火力抄底权益类基金好?还是该增配债基呢?下面就一起来聊一聊。

  一个指标判断股债性价比

  我们在对比股债性价比的时候,主要跟踪的是一个指标,叫股权风险溢价(Equity risk premium,简称ERP)。股权风险溢价,就是指相比无风险的资产收益率,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市的收益率能多出多少。

  用大家更能理解的话来解释:我们默认所有投资者在一开始都是风险厌恶者,因此,当投资者承受较高投资风险的时候,就需要一定的“风险补偿”,这就是“风险溢价”的来源。

  计算 “风险溢价”时,我们用参照指数市盈率的倒数(E/P)来代表股市预期收益率,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持有债券预期收益率,两个数相减,就是我们要看的数据。

  股权风险溢价 = 指数市盈率的倒数(E/P)- 10年期国债收益率

  这一数值越高代表风险溢价越高,股市的性价比就越高,反之亦然。

  这个逻辑也比较好理解,因为股票通常被认为是相对高风险的,而债券被认为是相对风险较低的。通过比较这两大类最常见的大类资产,来判断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配置什么更划算。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决策。

  在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我们通过比较各种资产风险溢价水平,制定我们的投资方案,帮助我们决定如何将资金分配于股票、债券或其它资产中来。

  情况不同,对照的指数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看大盘情况时,多数会选择参考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是由沪深两市代表性强、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300家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分布在各行各业,能够相对好地反映市场的股价变动和运行情况,而且跟基金重仓股的重合度也比较高。

  针对不同的资产,我们可参考的指数也不同。

  比如,如果我们要去追踪成长股的投资性价比,可以更多地参考创业板指数的风险溢价。如果想要追踪小盘股的投资性价比,可以参考看中证500指数的风险溢价。

  当下的股市性价比如何?

  我们取沪深300指数作为参照,看股权风险溢价指数的走势。

  最新的股权风险溢价为5.65%,在4月26日之后,指数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这一指标也降至6%之下。

(图片来源:沪深300市盈率数据来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数据来自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2/5/24,不作投资推荐)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股票性价比已经接近2020年3月20日(疫情爆发导致全球资产无差别大跌)和2018年9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对比股市和债市,现在投资股市的机会或许是大于风险的。

  性价比高并不代表马上就是反转

  虽然从当下股权风险溢价的水平来说,对比债市,股市的机会或许不错,但是也不意味着反转马上就会到来。

  一方面,顶部/底部有时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即使股权风险溢价的“便宜”信号出现了,行情也未必会立刻反转。

  另一方面,在使用这一指标时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需要宏观预期模式的稳定。而当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预期可能仍然需要非常高的补偿:全年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海外货币政策紧缩的压力以及疫情的不可预测性,都加大了“补偿”的幅度。

  绝大多数时候,股权风险溢价都是在都在中间的位置上下浮动。因此,在这种指向性不强的时候,我们就要更多地结合当时的货币环境、经济前景来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地就把某一个单一指标当做“抄底”的依据。

  根据自己风险偏好配置基金

  虽然当前股票的性价比高于债市,但具体增配权益基金还是债基,还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再做决定。

  行情比较平稳的时期,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积极型选手”,能够承受比较大的风险。但市场震荡回调时,才是对投资者风险承受力的真正考验。某些投资者因为20%、30%的亏损幅度,焦虑忧愁、恐慌不安,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认识到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较高波动的权益投资。

  如果抱着逐利的心态,总想着“快速致富”,将预期收益率设置得过高,非常容易导致浮躁的情绪。所以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我们给出不同建议:

  第一种:风险偏好高的激进型投资者

  对于风险偏好较高,能承受较大回撤的投资者,当前很多可以作为投资组合中的前锋选手的行业基金已经回撤到高性价比区间,可以适当加仓。

  除了国内政策持续发力的稳增长方向基建、地产、消费等仍可逢低参与外,建议开始持续增加对超跌成长主线的关注,中报走强的行业有望得到市场更多关注,其中光伏、军工、半导体和新能源等板块最近数周已经逐渐获得了市场更多的认可。

  另外,随着本轮疫情的逐步受控,此前受到需求严重压制的疫后复苏主线也可能存在机会。

  从人员的流动恢复来看,包括旅游、航空、餐饮、白酒、医疗服务等;从制造业复工复产、物流的恢复来看,主要包括汽车和电子产业链。顺着这两条思路,或许也能找到机会。

  但市场震荡企稳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判断,可配置窗口期仍然较长,特别是对于成长板块而言,不用急于重仓抄底抢反弹,还是那句话:从容定投,徐徐图之是最聪明的做法!

  第二种:被大跌伤透了心 想提升投资体验的投资者

  这类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对没有那么激进,大概率是前两年大涨时,追高进来的。然后在今年深刻体会到了权益市场的波动力度。于是,深刻认识到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那么,中长期纯债就更适合这类投资者。

  站在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的角度,长期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来近10年最大回撤仅有3.3%,但是平均年化却可以达到5.1%!相比短期纯债基金年化4%来说,还要高出1%!短期来看,配置债基可以降低整个基金账户的波动,提升基金持有体验。长期来看,复利的作用下,稳稳地幸福带来的收益也是比较客观的。

  (文章整理自中欧投顾、华夏基金)


新奇号 http://www.pdsdhlxx.com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林州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房产家居、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林州便民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